今年的百合花文化周大家都去看了吗?
百合花文化节开幕首日情况请戳:
每年都有的百合花文化周都会有街坊因为流连忘返
抱怨开放时间只有短短7天
现在里水君告诉你好消息!
里水镇百合花永久会馆来啦!
文化会馆选址于里水镇贤鲁岛西北侧,接邻梦里芳华理想村,规划用地面积㎡,建筑面积㎡,将为里水建立高标准百合花文化活动场馆,以及为镇域市民提供高标准文化展览展示活动空间。前期已发起了里水百合花永久文化会馆的设计方案征集,经过设计成果交流后选出7个入围方案。
7个入围方案请戳视频↓
(点击观看设计方案动态呈现)
设计方案
在每个方案里想象你的故事
《方案一》
设计团队: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主创设计师:沈钺
设计理念:
以花瓣为原型,充分考虑里水当地花乡文化,用弧形的体块柔和地化解了庞大地块的生硬感,平缓舒展的弧形体量相互配合成日常展室。
24米高的空中花房是整个设计美学中的制高点形成了场地中的精神空间。建筑立面以垂直绿化的角度展开,从绿色建筑的角度提升建筑与场地之间的协调性与融入感。
《方案二》设计团队:可造建筑主创设计师:商培根
设计理念:
围绕花与器,展馆之于花艺正如器皿之于花枝,我们希望百合花展馆在容纳里水百合花文化的同时,也会如同手工精心打磨的器皿一般,承载最真实的生长与绽放。
形态上引用丘山林相的概念,将阳光和微风引入建筑内部,人工环境下的植被从种子到发芽再到绽放;而展馆的形态也如山壑林木般起伏生长,玻璃的清透,陶土的厚实,自然与人工彼此呼吸相应,融为一体。
《方案三》设计团队:合作舍主创设计师:宋方舟
设计理念:
会馆的设计应充分结合当地百合花的独特资源,将百合花绽放形式与建筑结构结合,构建出处于会馆就能体验到的人工之美,力图在容纳里水百合花文化的同时,也将承载文化的生长与绽放。
在会馆的上层结构中运用网状的木结构,夯土具有保温性能好,绿色无污染等优点,将夯土元素融入会馆中,回归质朴,与理想村形成对话。
《方案四》设计团队:原榀建筑设计事务所主创设计师:周超
设计理念:
百合花会馆象征着生命的盛开与绽放,采用旋转叠加成型的手法寓意着百合花的形态特征,在立面的表达上大量采用膜材质,希望赋予建筑一个纯粹干净,积极向上富有生命力的形象。
同时,在设计中利用建筑形态的特点产生更多的景观平台,并以此串联展览,展销,交流等空间,强调公共空间的多元化。
《方案五》设计团队:延建筑主创设计师:钟延东
设计理念:
从总图上确定村落尺度,从田园肌理入手,建筑开间单元式、碎片化,院落围合,留出峡缝,阡陌交错的田埂贯穿其间;提取1/4圆弧作为主线进行一系列的组合演化,用抽象的方式营造花瓣丛中的空间体验。构筑各种轻松模糊状态的空间,消解建筑,容纳各种功能和状态。最终建筑成为村落的一角融于其间,而非超尺度的天外来物,让乡村更乡村而不是塑造一个新的城市雕塑。
《方案六》设计团队:广东财经大学主创设计师:陈珏
设计理念:
采用景观、建筑、室内一体化进行设计,力求在乡野环境中实现建筑的地域性、社会性与艺术当代性的平衡,实现文化会馆、顶层景观平台和多功能活动区的融合。
从造价的角度出发,艺术造型在满足室外形象、室内感观体验的前提下,充分考虑与结构的统一和协调,不增加结构多余成本。
《方案七》设计团队:合马设计主创设计师:袁骏竑
设计理念:
建筑布局如同一朵盛开的百合,轻轻倚靠在湖畔。四片晶莹剔透的花瓣构成了四大主体空间。建筑流线强调互动展示,以主体景观塔为核心,强调流动空间概念,串联组织向心布置的展陈空间。
里水河的清漪化作一缕飘带,回应岭南多雨的气候,提供了灵动的廊下开放空间,使建筑的室外延伸空间也具有极高的公众参与度,交相辉映,自成一景。
选出你心中的百合花会馆本次方案评选分为“大众投票”与“专家评审”两部分。大众投票前3名的方案,将由“企业专家”+“高校专家”评审团根据专业标准综合评选出最佳方案。
大众投票规则:
投票时间:即日起-1月12日18:00
投票次数限制: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