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内容:
一、习茶与茶艺
二、习茶与修身
三、识茶与选茶
识茶与选茶
1基本茶类:
绿茶、黄茶、黑茶、白茶、青茶、红茶六大茶类
不发酵茶半发酵茶全发酵茶
2再加工茶类:
花茶、速溶茶、袋泡茶、紧压茶、保健茶、茶饮料
3非茶之“茶”:
杜仲、银杏、绞股蓝、人参、花草等
绿茶根据加工方式的不同,可作分类,如图。碧螺春:产于江苏省吴县洞庭山。茶叶采于春季,制成品紧密缠绕,带螺旋形。
毛峰:产于安徽省黄山。
猴魁:产于安徽省太平县。
瓜片:产于安徽省六安县。
本省的金水翠峰、五山玉皇剑、采花毛尖等属于绿茶
绿茶基本特征是:叶绿汤清,清香、滋味醇厚,涩后回甘。外形多种多样,主要有:条形、针形、扁形、螺形、尖形、片形、束形、毛峰、毛尖、卷曲形、圆珠形、单芽形等等。绿茶最讲究外形和色泽,追求清纯淡雅,故多采嫩芽制成。
基本加工工艺:
杀青→揉捻→干燥
杀青,高温将鲜叶中的多酚氧化酶活性失活,保留茶多酚。
白茶又称福鼎白茶,是福建特产。白茶具有外形芽毫完整,满身披毫,毫香清鲜,汤色黄绿清澈,滋味清淡回甘的的品质特点。属轻微发酵茶,,这是由于人们采摘了细嫩、叶背多白茸毛的芽叶,加工时不炒不揉,晒干或用文火烘干。
分为:白芽茶、白叶茶。白芽茶一般为白毫银针,白叶茶主要是指白牡丹、贡眉等。
基本加工工艺:
萎凋→干燥
黄茶品质特征:“黄叶黄汤”。外形色泽黄亮,香气清悦,汤色绿黄,滋味醇厚爽口,叶底绿黄。
分为:黄芽茶、黄小茶、黄大茶
1.黄芽茶:包括蒙顶黄芽、君山银针等。
2.黄小茶:包括北港毛尖、沩山毛尖、温州黄汤、远安鹿苑等。
3.黄大茶:包括霍山黄大茶、广东大叶青等。
基本加工工艺:
杀青→揉捻→焖黄→干燥
青茶(乌龙茶)属半发酵茶,我国特有的茶类,独具鲜明特色,其品质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主要产于福建、广东和台湾。
品质特征:
外形色泽黄绿、沙绿到青褐(鳝鱼色),香气浓郁清长,汤色绿黄到橙红,滋味醇厚,爽口回甘,叶底“绿叶红镶边”。
主要种类:
1.闽北乌龙(武夷岩茶——大红袍、铁罗汉、水仙、肉桂、半天腰、奇兰、八仙等)
2.闽南乌龙(铁观音、奇兰、水仙、黄金桂等)
3.广东乌龙(凤凰单枞、凤凰水仙、岭头单枞等)
4.台湾乌龙(冻顶乌龙,包种等)
基本加工工艺:
萎凋→做青→杀青→揉捻→干燥
红茶品质特征:
“红叶红汤”。外形色泽红褐到乌润,香气高锐(甜花香),汤色红艳,滋味醇厚鲜爽甘甜,叶底红亮。
主要种类:小种红茶、工夫红茶、红碎茶
1.小种红茶包括:正山小种、烟小种。
2.工夫红茶包括:川红、宜红、祁红、滇红、闽红等。
3.红碎茶包括:叶茶、碎茶、片茶、末茶。
基本加工工艺:
萎凋→揉捻→发酵→干燥
黑茶品质特征:
外形色泽黄褐油润,香气纯和,汤色橙黄,滋味醇厚,叶底黄褐。
主要种类:
湖南黑茶(茯砖、安化黑茶等)、湖北老青砖、四川边茶、滇桂黑茶(六堡茶、普洱等)
基本加工工艺:
杀青→揉捻→渥堆→干燥
再加工茶分为:花茶、紧压茶、萃取茶、果味茶、药用保健茶、茶饮料
(一)花茶(茉莉花茶、珠兰花茶、玫瑰花茶、桂花茶等)
(二)紧压茶(黑砖、茯砖、方砖、饼茶等)
(三)萃取茶(速溶茶、浓缩茶等,这两年流行的茶膏就是这种)
(四)果味茶(荔枝红茶、柠檬红茶、猕猴桃茶等)
(五)药用保健茶(减肥茶、杜仲茶等,此类多是类茶植物,不是真正的茶)
(六)茶饮料(冰红茶、冰绿茶等)
茶叶品评1.茶叶感官审评:
通过感官审评茶叶外形和内质
2.主要茶类品评重要指标
绿茶和红茶:嫩度、条索、色泽、净度
香气、汤色、滋味、叶底
乌龙茶:外形以条形和色泽为主,兼净度
内质以香气和滋味为主,兼叶底
花茶:香气(40%)、滋味(30%)
外形(20%)、叶底(10%)
茶叶保存1.影响茶叶变质、变味、陈化的原因
温度、水分、氧气、光线、外界气味(异味)
2.保存方法
干燥、避光、密封、低温、防压
有真空、无菌、充气、除氧和普通包装等
茶叶选购
1.权衡饮茶作用;
2.选择喜爱的茶;
3.选用适合自己的茶
4.综合考虑茶叶的质量档次
(品种、产茶环境、栽培和制作、采时、卖家信誉等)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