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德意志银行宣布重组架构,全球裁员1.8万人,退出股票市场业务。借着这个大新闻,我们差不多时间一起从投行跳出来的朋友们,互相寒暄了一下。唏嘘了一把之后,询问最近过得如何。
差不多刚刚一年左右的时间,有的创业已经换了两三个领域了,有的公司搞着就开始搞副业,也有一边坚守着一边发牢骚的。不禁让我再次感慨,怎么言语之间,感觉大家都这么急?
1.
“有抱负的紧迫感,变成了只争朝夕的慌乱感。”
真的,现在的我们,太着急了。
不管走到哪个城市,在哪个领域,聊着就发现,很多人事情还没做多久,各种门道都还没摸清楚,就在急着要结果。刚入行没坚持多久就瞄着其他行业的风口。
昨天和团队里的小伙伴通电话,还在互相反省和勉励-紧迫感要有,要有冲劲,要抓住机会。但心态上不能乱着急,这会造成整个团队的浮躁和焦虑。
很多人说,世界变化得太快,好像自己稍一停留就会成为不进则退的逆水之舟。但你真的是在逆流而上,还是在乱扑腾呢?
正如何炅在《奇葩大会》批判的那样:“有抱负的紧迫感,变成了只争朝夕的慌乱感。”
为什么我们变得越来越急,越来越焦虑?
2.
"人们更容易过上好的生活,却更难保持冷静"
英国才子作家阿兰·德波顿曾写过一本书《身份的焦虑》,从文学、哲学、宗教等角度向现代人解读社会地位、功名利禄给我们带来的焦虑感以及如何克服这样的身份焦虑。
在《温和的成功哲学》中,他分享道:
“我们处于一个充满对人生和事业恐慌的年代,人们更容易过上好的生活,却更难保持冷静,我们总是在为事业焦虑。”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呢?阿兰把人们对于事业焦虑的原因,总结为以下两点。
第一点是基于职业的势利。每次参加新活动,认识新朋友的时候,人们总是会先问别人“你是做什么的”。
用职业来给别人打标签,从而决定如何与对方相处,已经成了我们习惯性的社交方式。
世人愿意给予我们的关爱、尊重,都取决于我们的社会地位。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如此在乎事业和成就,看重金钱和物质。
事业焦虑的第二点,来自人们一边相信“生而平等”,一边对“现实不平等”产生的嫉妒之心。
有了互联网,大地球变成小学校,我们秉持着生而平等的观念,遭遇着现实不平等的打击。似乎同龄人们动不动就能N栋房产,套现N亿,将我们狠狠抛下。
有了广告和媒体,成功人士、企业家们的成长故事人人可以读到,成功学倡导成功可以复制,却很少有人意识到我们看到的所有故事,都存在着“幸存者偏差”,和我们自己脑中的confirmationbias(确认偏误-你只看到你想看到的东西)。
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下,我们总是盯着别人的成功,想象别人的成功,然后随波逐流地追逐别人所追逐的东西,像无头苍蝇一样焦虑又着急,最后什么都没有得到。
3.
“热闹的领域,是很危险的。”
太着急的一大危害,就是会忽略了打基础的重要性。
和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那些行业,似乎都是处在市场洪流里,充满了浮躁。创业者和投资者口中一直在念的“风口”和"赛道”这两个词,听起来第一感觉就是“急”!
拿瞬息万变的娱乐行业举例,《明日之子》时有不少音乐圈网红打破次元壁登上舞台展示才华,对于网络歌手来说,这是一个从网络歌手转型舞台专业歌手千载难逢的好时机。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把握住机会,一曲《离人愁》全网播放量超过15亿次的李袁杰,饱受粉丝期待上台表演,却被评委华晨宇发现“根本不懂乐理知识”。
网红的狂潮,流量的崛起,让很多人会很着急,觉得要赶紧搭着快车上风口一夜成名,才能就此“人生赢家”一路风和日丽。
可是,大家都听说过“一万小时天才理论"吧?说的是如果你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那就需要一万个小时的练习。于是,大家立刻做上了算数-8小时一周5天的话,你就需要花上快5年的时间成为一个“天才”。
可是,这个理论里说的,可不是普通的练习,是叫精深练习-高度专注的、有连贯性的,以目标为导向的训练。这种练习需要你在自己能力的边缘处继续推进练习,然后跨越这一边缘界限,不断突破自我。
所以,不要以为“天才”是稍微努力一把就可以复制的。我们看不到的,是日复一日枯燥的练习,不断尝试突破自己时的“不舒适”。
有时候,基础没有打好,一时得到了和实力并不匹配的流量,可能并不是幸运,反而是个灾难。
前两天还在和朋友讨论,为什么英国有些品牌,哪怕得到了王妃顶级流量的常常加持,还是垮了?朋友说,这些品牌可能就是被突如其来的流量给搞垮的。
时尚行业里,大家看到的是明星街拍,博主带货,媒体报道这些热热闹闹的表象。可是卖衣服,最重要的基本功是成熟完善的供应链管理和存货管理。基本功跟不上,来了一拨流量被推上风口后,很容易被摔死。
创业公司最常见的死法之一,就是一下融了太多钱,过早得急于扩张,然后烧钱把自己烧死了。
热闹的领域是很危险的。
4.
“你说春天到了,夏天、秋天怎么办?”
不同人对待基础的不同态度,决定了机遇能给他们带来什么。
去年湖南卫视开始打造出现象级音乐类节目《声入人心》,把音乐剧从荒芜的小众领域送到大众的眼前。
在音乐剧领域默默耕耘打下坚实基础的音乐剧演员们,在机会来临之时大放异彩。
节目爆红后,史航、阿云嘎、娄艺潇接受南方周末的访谈,谈到机遇与音乐剧演员们的坚守。
在采访中,史航说:
“我们最近两年经常说好演员的春天到了,但我觉得倒不是非要强调春天到了,以为人生是一年一年,一年四季,你说春天到了,夏天、秋天怎么办?
音乐剧如果是一个伟大的东西,是经得起四季的,没有什么旺季或者淡季,应该就是它时间到了,意味着它会继续生长,而不是这一刻你的高光打过去的时刻。”
如果你身在机遇之中,那么就把机遇当成如常练习的一天,依旧用一颗认真谨慎的心坦诚对待。如果你还在等待机遇,渴望发光,那么多思考怎样让自己配得上这样的机会。
5.
"身边有些人看似走在你前面,也有人看似走在你后面,但其实每个人在自己的时区有自己的步程"
太着急的另一危害,就是过多